郑州交通部JT794-2019新标准快速过检 在线免费咨询

    郑州交通部JT794-2019新标准快速过检 在线免费咨询

  • 1179
  • 产品价格:200.00 元/件
  • 发货地址:广东深圳宝安区 包装说明:不限
  • 产品数量:9999.00 件产品规格:不限
  • 信息编号:131967898公司编号:14469486
  • 陈先生 业务发展部 微信 181382366..
  • 进入店铺 在线咨询 QQ咨询 在线询价
    相关产品:


航天检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交通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发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或“5号令”),规定所有道路运输车辆必须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以下简称卫星定位装置)并符合相关安全监督管理活动,所有卫星定位装置必须符合JT/T 794标准和JT/T 808协议,行驶记录仪产品必须符合GB/T 19056标准。对于不符合“5号令”要求的车辆将不予颁发《道路运输证》,车辆将无法上路行驶。

现如今,国内车载终端行业的价格战已是打的如火如荼,各大厂商都希望通过压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甚至有些普通卫星导航厂商和行驶记录仪厂商通过降低产品品质或以非过检产品“以次充好”的方式来缩小成本,给很多集成商客户和公众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因此,《5号令》的发布对于车载集成商采购车载终端产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5号令》的发布无疑提高了车载终端行业的准入门槛,也为车载终端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与规范,也就标志着车载终端产品要在国内进行销售就必须通过《5号令》中所提出的多项标准和检测以及《国家强制产品3C认证》。对于车载终端厂商而言,需要通过这些检测的车载终端产品对于其质量、设计、制造、功能和性能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同时通过多个标准或认证的要求也将更高,对于规范车载终端市场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对于行业政策和用户需求的深度研究与分析所推出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以高集成化的方式将车载项目中视频监控、北斗/GPS定位和行驶记录仪等三大需求功能集于一体,能够帮助集成商客户有效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备安装难度,缩短项目周期。同时,该产品的价格与普通车载终端相近,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帮助集成商客户大大降低项目成本。并且该产品同时通过JT/T 794和GB/T 19056两大标准和3C认证,更是成为了车载终端行业的**和榜样,对于整个车载终端市场的规范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产品测试-认证检验与咨询服务的第三方认证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进出口商品检测、技术咨询、产品认证咨询的第三方专业检测实验室之一。主要从事智能蓝牙无线产品无线电型号核准SRRC认证,空气净化器检测认证,新风机质量检测认证, CTA入网许可证,中国强制性CCC认证,委托检测报告;企业标准备案,欧盟CE,欧盟ROHS, 美国FCC等国内外认证。公司自成立以来,诚意帮助客户的产品达到不断更新的国际标准要求,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客户的认同,在**业具有一定的**度。公司严格按ISO/IEC 17025的要求运营,获得众多国际*检测机构的项目合作。我们秉承科学,公正,准确,严谨的原则,凭借尖端的测试设备和较富经验的检测认证工程师。为数万家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测试认证咨询服务。

众所周知,网约车行业并不像其他互联网行业那样,有个产品就可以运营,虽然同属于互联网大类,但网约车行业还需要你首先拿到平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在运营的同时还需要平台下的车辆办理《网约预约出租汽车营运证》、平台司机同样需要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资格证》,严格意义上来说三证齐全,你在这个行业才算得上是合法运营。
根据交通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获得网约车牌照的平台大约为78家,后面排队办理的平台公司依然有上百家,网约车行业不可谓不火,然而在这78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平台公司中已经上线运营的仅10家左右,剩余将近90%的平台处于暂未运营状态,更有甚者有些平台已经申请近百个城市的经营许可,从其APP运营情况看依然处于未运营或低效运营状态。
那么如果一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了经营许可证,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运营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源头开始梳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办理一张平台的网约车牌照难度有多大。
根据交通部《网约车暂行管理办法》可知办理网约车牌照需要以下几步:
第一步:获得交通部颁发的数据库接入情况说明。只有获得这一步你才能进行余下所有的步骤。一般需要4个月左右。
第二步:获得由企业注册地交通厅颁发的线上服务能力认可。本步骤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
第三步:由当地交通局或者客运办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本步骤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
以上步骤所需要时间为在办理人知晓全部流程且当地主管部门办理过的情况下预估时间。
随着北斗民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载设备厂商推出了北斗定位终端,很多的解决方案都打出北斗的概念,比如很多终端不再叫Gps终端,而是叫北斗部标终端一体机,位置平台也不再叫GPs平台,而北斗定位平台之类的。别逗了,北斗定位系统和应用平台八杆子挨不着。一些位置平台开发者看到这些概念*蒙圈,总是在问一些重复性的低端的问题,比如我的北斗部标终端能不能接入你的符合jt/t 808gps服务器。这些问题如果换到手机上就好理解了,比如你是个移动端应用或游戏开发者,你会关心手机用的是联通手机或者电信、移动手机吗? 你会问,我的联通手机能不能玩你的游戏软件啊?
首先开发者要搞清楚,北斗技术是底层的定位导航系统技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终端是通过植入北斗定位芯片来获取到北斗定位能力,北斗芯片,是包含了RF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及微处理器的芯片组,相关设备通过北斗芯片,可以接受由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从而完成定位导航的功能。
我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产品测试-认证检验与咨询服务的第三方认证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进出口商品检测、技术咨询、产品认证咨询的第三方专业检测实验室之一。主要从事智能蓝牙无线产品无线电型号核准SRRC认证,空气净化器检测认证,新风机质量检测认证, CTA入网许可证,中国强制性CCC认证,委托检测报告;企业标准备案,欧盟CE,欧盟ROHS, 美国FCC等国内外认证。公司自成立以来,诚意帮助客户的产品达到不断更新的国际标准要求,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客户的认同,在**业具有一定的**度。公司严格按ISO/IEC 17025的要求运营,获得众多国际*检测机构的项目合作。我们秉承科学,公正,准确,严谨的原则,凭借尖端的测试设备和较富经验的检测认证工程师。为数万家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测试认证咨询服务。

、哪里可以做交通部794\808协议认证?
无论是开发GPS设备硬件还是开发应用软件,都要面临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交通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部标认证标准,它涵盖了GPS硬件设备参数、功能标准,也包括了设备上传到应用平台的协议标准,同时也包括了平台对平台的互联互传的技术标准。
也就是说凡是根据交通部这个标准开发的应用平台软件,都可以接入不同厂家开发的符合国标的GPS设备发送的上传数据。因为协议是同一的,所以平台也可以将数据转发给各地的省级交通部门的运管中心。
目前国家对需要上路的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简称两客一危,要求必须要安装符合国标的GPS,如果运输承运者没有自己的软件平台,可以使用运管局的客户端软件,并接入到运管中心进行监控,收费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个负担。现在国家对与GPS终端设备的标准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要求必须要加上指纹等身份识别的读卡器,强制性加,费用不低。
平台软件开发商和GPS设备开发商安装标准开发后,需要通过交通部的部标检测和认证,获得部标认证后,这样才可以参加各地的软硬件招标。交通部对平台的功能测试,主要是模拟GPS终端发送标准的协议数据,然后测试是否能正确的接收数据。
GPS应用的开发者必须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协议,平台协议主要JT/TB808、809及扩展补充协议,同时协议中对于行车记录仪部分又应用了部颁的GB19056标准,所以这些都要看,JT/T796主要是硬件设备的标准,可以参考。
JTT 808-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 796-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JTT 794-2019北斗完善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
JTT 809-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行车记录仪标准GB19056

凡具有腐蚀性、自然性、易燃性、毒害性、爆炸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均属危险品。危险品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运输中如防护不当,较易发生事故,并且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较一般车辆事故更加严重。因此,为确保安全,在危险品运输 [2] 中应注意以下八点:
1.注意包装 危险品在装运前应根据其性质、运送路程、沿途路况等采用安全的方式包装好。包装必须牢固、严密,在包装上做好清晰、规范、易识别的标志。
2.注意装卸 危险品装卸现场的道路、灯光、标志、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装卸的条件。装卸危险品时,汽车应在露天停放,装卸工人应注意自身防护,穿戴必需的防护用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滚翻、重压和倒置,怕潮湿的货物应用篷布遮盖,货物必须堆放整齐,捆扎牢固。不同性质的危险品不能同车混装,如雷管、炸药等切勿同装一车。
3.注意用车 装运危险品必须选用合适的车辆,爆炸品、一级氧化剂、**氧化物不得用全挂汽车列车、三轮机动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和自行车装运;爆炸器、一级氧化剂、**过氧物、一级易燃品不得用拖拉机装运。除二级固定危险品外,其它危险品不得用自卸汽车装运。
4.注意防火 危货运输忌火,危险品在装卸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车厢内严禁吸烟,车辆不得靠近明火、高温场所和太阳暴晒的地方。装运石油类的油罐车在停驶、装卸时应安装好地线,行驶时,应使地线触地,以防静电产生火灾。
5.注意驾驶 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应设置GB13392-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规定的标志。汽车运行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应控制车速,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遇有情况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刹车,严禁违章**车,确保行车安全。
6.注意漏散 危险品在装运过程中出现漏散现象时,应根据危险品的不同性质,进行妥善处理。爆炸品散落时,应将其移至安全处,修理或更换包装,对漏散的爆炸品及时用水浸湿,请当地公安消防人员处理;储存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罐体出现泄漏时,应将其移至通风场地,向漏气钢瓶浇水降温;液氨漏气时,可浸入水中。其它剧毒气体应浸入石灰水中。易燃固体物品散落时,应*将散落包装移于安全处所,黄磷散落后应立即浸入水中,金属钠、钾等必须浸入盛有煤油或无水液体石腊的铁桶中;易燃液体渗漏时,应及时将渗漏部位朝上,并及时移至安全通风场所修补或更换包装,渗漏物用黄砂、干土盖没后扫净。
7.注意停放 装载危险品的车辆不得在学校、机关、集市、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停放,如必须在上述地区进行装卸作业或临时停车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当地公安部门的同意。停车时要留人看守,闲杂人员不准接近车辆,做到车在人在,确保车辆安全。
为贯彻落实党、**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有关部署,鼓励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加快完善与新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经交通运输部同意,决定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现就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与货运物流行业深度融合,货运物流市场涌现出了无车承运人等新的经营模式。无车承运人是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任务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无车承运人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管理和组织模式的创新,集约整合和科学调度车辆、站场、货源等零散物流资源,能够有效提升运输组织效率,优化物流市场格局,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推动货运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无车承运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许可准入、运营监管、诚信考核、税收征管等环节的制度规范还有待探索完善。通过开展试点工作,逐步调整完善无车承运人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实现“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物流高效运行”,对于推进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品质,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是对 JT/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的补充和完善,
与 JT/T 808-2011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通信连接中 5.2“连接的维持”的描述;
——修改了协议分类中 7.8.1“采集驾驶员身份信息数据”的流程描述;
——增加了协议分类中 7.12“分包消息”的流程描述;
——修改了数据格式中,原 8.4 终端注册、8.8 设置终端参数、8.12 位置信息汇报、8.23 文本信
息下发、8.28 设置圆形区域、8.36 行驶记录数据采集命令、8.37 行驶记录数据上传、8.38 行驶记录参
数下传命令、8.40 驾驶员身份信息采集上报、8.41 多媒体事件信息上传、8.42 多媒体数据上传、8.43
多媒体数据上传应答、8.46 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应答、8.49 数据下行透传、8.50 数据上行透传等章节
的内容;
——增加了数据格式中,8.4 补传分包请求、8.11 查询*终端参数、8.14 查询终端属性、8.15
查询终端属性应答、8.16 下发终端升级包、8.17 终端升级结果通知、8.22 人工确认报警消息、8.47 上
报驾驶员身份信息请求、8.49 定位数据批量上传、8.50 CAN 总线数据上传、8.55 摄像头立即拍摄命
令应答、8.60 单条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上传命令等 12 条命令,并对影响的章节和表格编号进行了调整;
——修改了附录 A 中,表 A.2 外设类型编号表、表 A.3 命令类型表的内容;
——增加了附录 A 中,A.3.4 查询从机版本号信息、A.3.5 从机自检、A.3.6 从机固件更新、A.3.7
查询外设属性、A.4.1 道路运输证 IC 卡认证请求、A.4.2 道路运输证 IC 卡读取结果通知、A.4.3 卡片
拔出通知、A.4.4 主动触发读取 IC 卡等终端主机与外设的通讯协议指令;
——修改了附录 B 消息对照表中上述修改相对应的内容。
本规范由*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集成测试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大的系统或平台,这个系统的几个部分通常是由不同的团队或甚至不同的公司开发的,以前在做信息化的软件开发时,面临的集成测试通常是不同软件子系统之间的集成测试,往往被这一阶段的测试搞得人仰马翻的,在从事了四年的视频监控和GPS软件开发之后,才知道,软硬件系统之间的集成测试更加折磨人的脆弱的神经。虽然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软硬件系统集成实际上是嵌入式软件系统和常规的PC软件系统直接的集成。集成测试常常成为压垮复杂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嵌入式软件开发团队和常规的软件开发团队,风格差别很大,从开发语言和技术,到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很大区别。从一开始,如何保证两个团队之间的充分沟通并相互信任是个问题,团队之间互相推诿,不担当的情况常常发生;


2.系统集成必然基于同一个约定,如软件接口,通信协议或规约,如果是**次的合作开发,那么如何制定并保证接口和通信规约的稳定性,这个其实很难除非是我们都遵循成熟的国家标准或通用行业标准,如GPS通信协议JT/T808标准,否则研发初始自制的API和协议都是简单甚至是弱智的,随着软件开发的深入,对于功能和需求理解的越来越透彻,接口和协议不断的膨胀和变化,这种变化是那个团队发起的,如何和另一个团队进行协商,对于另外一个团队是否可行,在嵌入式系统上增加一个功能和在后端平台上增加一个功能所面临的的难度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何及时的固化到文档中去,如何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协商机制,都是在项目初始要确定下来的。


3.两个团队往往是并行开发,因为同属于一个大系统,所以有一个共同的项目计划和进度,大家在竭力完成自己的任务的时候,往往顾不得那边的情况,在节点汇合的时候,大家都声称自己完成了计划上的任务,开始测试了,实际情况是大家根本没有准备好,各自的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进行的非常不充分,而留给双方共同的集成测试时间又非常的乐观。没有充分测试过的子系统在进行集成测试的时候,必然会暴露大量的问题,虽然这显得集成测试很必要,但是这些问题暴露的有点晚了,再返工修改,Rework的工作量很大,进度更加吃紧,而且有些问题本来可以避免掉,无须拿到成本昂贵的集成测试上进行。


4.集成测试并不意味着测试更充分或者覆盖面加大,我们拿到一个硬件系统,并不能像软件一样可以随心所欲的制造出一个有效用例来并且进行大量重复使用,例如要测试一个GPS软件的**速报警的功能,那测试用例设计时,必须要创造出一个车辆**速的动作环境,并触发终端报警上传到软件平台,这样一个用例还需要能够供测试人员反复调用。其他还有很多复杂的测试,如视频监控功能等测试。


5.压力不够。由于测试环境的搭建,都是基本单一的软硬件对测,再加上硬件测试环境搭建的成本和复杂性,难以模拟出真实大规模业务并发的环境,造成压力测试不够,很多都是测试人员骗**,走走过场,真实的问题往往最后在上线后,接入大规模业务时出现。


如何能够做好软硬件集成测试呢?


1.多个开发团队要选择一些逻辑清晰有担当、能沟通的人来充当联络人,这个虽然有点滑稽,但是在出问题的时候,起的作用很大,没有逻辑,不敢担当的人,总是死咬着一句话,"我这边没问题"。出了问题不可怕,为什么要推诿老是找借口呢? 耽误其他团队时间,浪费口舌。


2.及早Mock, 模拟测试可以让我们在单元测试阶段,就可以进行便利的接口调用,保证我们的测试路径和测试面的充分覆盖,只不过硬件的Mock难度比较大,有一定的开发工作量。例如在GPS软件开发的时候,我们需要开发一个完整的GPS模拟终端,模拟GPS终端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各种指令并进行应答的行为。很多人不用模拟终端,是因为开发一个完整808协议的模拟终端,实现录音、拍照、参数设置、媒体检索等Mock功能,没有一两个月搞不定。硬件测试的时候,也需要不断的检测自己的硬件发送的数据或指令是否正确,也需要Mock一个后端服务器来进行检验。


3.集成测试的用例设计起来,往往贯穿终端、无线网络、服务器软件、PC客户端软件,是一个复杂的流程测试,所以对于用例设计的是否充分,需要花点时间进行评审和讨论理解。这种测试用例,应当及早设计,成为照亮各个开发团队行进道路的航标。


4.充分估计测试的工作量,上面说到测试用例的设计,如果认真设计用例,这个测试的工作量其实很大。不要为了项目计划而压缩集成测试的周期。


总之,不要埋地雷,没有侥幸,问题总是会出现的,何不让它出现的早一点,代价小一点。
-/gjdjcj/-

欢迎来到航天检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网站,我公司位于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人口密集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深圳。 具体地址是广东深圳宝安区洋涌工业区8路5号A1栋三楼,联系人是陈先生。
联系电话是18138236659, 主要经营中国/国外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交通部794认证,SRRC无线电型号核准认证,入网认证,3C认证;国内外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体系认证;欧美CE-NB认证,ROHS认证,FCC-ID认证,REACH检测;京东天猫检测报告,企业标准等。。
单位注册资金单位注册资金人民币 100 万元以下。

  • 供应商更多产品推荐
  • 关于八方 | 招贤纳士八方币招商合作网站地图免费注册商业广告友情链接八方业务联系我们汇款方式投诉举报
    八方资源网联盟网站: 八方资源网国际站 粤ICP备10089450号-8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30562 软件企业认定:深R-2013-2017 软件产品登记:深DGY-2013-3594 著作权登记:2013SR13402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13--0176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281号
    Copyright © 2004 - 2024 b2b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