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安全运行是由多种因素和环节所决定的,它与设备质量、工程勘察与设计、运行方式选择、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各环节相关。其中对于设备选择、方案设计、工程管理等环节尤其要加强重视和管理。一个先天不足的通信电源系统将造成通信安全的风险和后期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
通信电源系统按照容量可以划分为:
1、中小容量电源系统:输出容量在300A以下,适用于模块交换局、、接入网等;
2、中大容量电源系统:输出容量为300~600A,适用于中小交换局、、卫星通信站;
3、大容量电源系统:输出容量在600A以上,适用于大交换局、汇接局、长途局和关口局等。
通信电源系统广泛使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设备,其智能化程度高,电池采用了免维护蓄电池,这虽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在多方面引起注意,确保使用安全:
1、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使用环境能力较强;
2、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中设置的参数不得经常性进行改变;
3、按电源系统的使用过程不得负载长时间运行;
5、在进行装卸、改变导电接条等工作,注意个人人身安全;
6、电压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通信电源的使用寿命;
7、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防止电池短路或深度放电的操作;
8、电池应避免大电流充放电。
由于整流器对瞬时脉冲干扰不能消除,整流后的电压仍存在干扰脉冲。蓄电池除有存储直流电能的功能外,其等效电容量的大小与蓄能电池容量大小成正比。因此,维护检修蓄电池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虽说蓄电池组都采用了免维护电池,但这只是免除了以往的测比、配比、定时添加蒸馏水的工作。但因工作状态对电池的影响并没有改变,不正常工作状态对电池造成的影响没有变,所以蓄电池的工作全部是在浮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放电。放电前应先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以达全组电池的均衡。放电过程中如有一只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继续放电须先排除落后电池后再放。核对性放电不是追求放出容量的百分比,而是关注并发现和处理落后电池,经对落后电池处理后再作核对性放电实验。这样可防止事故,以免放电中落后电池恶化为反电池。平时每组电池至少应有8只电池作标示电池,作为了解全电池组工作情况的参考,对标示电池应定期测量并做好记录。在日常维护中需经常检查的项目有:清洁并检测电池两端电压、温度;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检测连接条压降;电池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壳变形和渗漏;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逸出;主机设备是否正常等。免维护电池要做到运行、日常管理周到、细致和规范,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从而延长使用年限;直流母线经常保持合格的电压和电池的放电容量;电池运行和人员的安全。这是电池维护的目的,也是电池运行规程中包括的内容和运行规则。当电池组中发现电压反、压降大、压差大和酸雾泄漏的电池时,应及时采用相应的方法恢复和修复,对不能恢复和修复的电池要换掉。但不能把不同容量、不同性能、不同厂家的电池联在一起,否则可能会对整组电池带来不利影响。对寿命已过期的电池组要及时换,以免影响到电源系统和设备主机。
采用通信电源集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 实现了通信电源设备少人、无人值守和集中维护;
2、 提高了维护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3、提高了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
4、 提高了通信电源供电质量,使供电系统具有高的性和经济性;
5、 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优势,使电源设备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UPS电源输出到服务器等IT设备输入间,选用SPM(服务器电源管理器)进行电源分配和供电管理,实现对每台机柜用电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性和易管理性。对于双路电源的服务器等IT设备,可以通过SPM直接从双母线供电系统的两套母线引人电源,即可其用电高性。对于单路电源的服务器等IT设备,通常选用STS(静态切换开关)为其选择切换一套供电母线供电。在供电母线无常供电时,STS将自动切换到另一套供电正常的母线供电,确保服务器等IT设备的用电。